中国高频交易的监管和限制
中国的股票市场由于采用T+1交易制度,普通投资者难以进行一般意义上的高频交易。虽然通过建仓及分散持仓可以近似模拟高频交易,但是由于法律法规限制同一人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大量或频繁的交易,这种交易可能会被认定为市场操纵。期货市场虽然采用T+0交易制度,但交易规则将日内频繁回转交易以及电脑程式自动批次下单、快速下单的交易列为异常交易行为,因此高频交易同样受到限制。
美国高频交易的监管和限制
来看一下美国2010闪电崩盘事件。2010年5月6日下午约 14:40,道琼斯工业指数发生2010年闪崩事件道指自10,460点开始近乎直线式下跌,仅五分钟便暴跌至9,870点附近,几分钟后随即极速回升。当天指数高低点差近一千点。
2015年4月21日,一名「疑凶」之英国36岁高频率期指交易员萨劳(Navinder Singh Sarao)在伦敦市郊被英国执法部门拘捕,涉嫌利用大笔高额下单交易操纵指数,从中牟利,被控电信诈欺、商品诈欺及其他罪名,廿二日在伦敦出庭,美已提引渡要求,将被引渡到美国以「电信及商品交易诈欺罪」起诉。
美国财政部紧急启动应变机制,总统奥巴马亦下令调查。当局查了快五年,始终一无所获,最后靠一名吹哨人的线报才抓到萨劳。
萨劳的手法为俗称的「炒作」(spoofing),他频繁进出标普五百指数,以每笔数千万美元计的交易下单干扰市场,压低指数后再进场承接合约,等指数上扬时卖出获利。
主管美国期货市场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亦对萨劳提起民事诉讼,代表律师高曼说:「他的行为确实是造成交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交易失衡是导致闪崩的因素之一。」此桉凸显一个人便可操纵美国乃至于全球金融市场,金融界开始重视自动化交易的复杂市场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美国司法部指控他涉嫌透过自动交易程式,在市场下了大量沽盘,造成大量供应的假象,从中买卖获利。